(一)崗前培訓補貼
1.補貼條件
凡在新區注冊登記、守法經營,依法正常申報納稅和繳納社會保險,未被列入嚴重失信單位名單的企業,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新錄用員工,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組織開展培訓的,可按規定申請崗前培訓補貼。
2.補貼標準
培訓合格的,按每人3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
3.補貼程序
(1)開班備案。企業組織開展新錄用員工崗前培訓的,應在開班前10個工作日內,向鎮江新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申報備案,并提交培訓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等材料。企業要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做出承諾,并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實施培訓。(2)結業考核。培訓結束后,企業應制定考核方案,組織參培人員進行結業考核,考核試題和考核方式由企業根據培訓內容自行確定?己朔桨笐诳己饲5個工作日內報中心備案?己私Y束后,企業應將培訓基礎臺賬歸檔備查,基礎臺賬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考勤記錄和考核成績等材料。 (3)補貼核撥?己私Y束后,企業應及時向就業管理機構提出培訓補貼申請,并提交《崗前培訓補貼申請表》、《崗前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和企業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等材料。中心對企業上報的材料予以初審,對不符合補貼條件的,向企業反饋情況并退回材料;對符合補貼條件的,報同級人社、財政部門審批并按規定公示無異議后,將補貼撥付至企業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4.聯系方式
83170033 吳欣
(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1.補貼條件
(1)培訓單位。在新區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合法經營,無嚴重失信記錄的企業;年度辦學評估合格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2)企業職工。與新區范圍內依法登記設立的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職工,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經考核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2.補貼標準
按《2020年鎮江市區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和補貼標準目錄》規定的標準進行補貼。
3.申領程序
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補貼資金直補單位的、經單位培訓獲證符合補貼資金的個人,由培訓單位申請補貼。培訓備案。培訓單位開展在職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應在開班前5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人社部門提交《鎮江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備案申請表》、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對象、承訓機構、培訓方式及平臺、課程設置、培訓時長、成本預算、考評機制等,線上學習線下實訓融合開展的培訓計劃還應包括實訓課程、場地設施、師資安排、成本預算、考評機制等)。企業委托培訓機構開展培訓的,須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培訓的方式、內容、期限、費用、雙方責任等具體內容。培訓專業均應與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業務相關。培訓管理。培訓單位要建立健全培訓臺賬資料(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考勤記錄、考核成績和授課圖片、視頻以及第三方平臺出具的有關資料),保存期限4年,確保培訓過程留痕跡、可追溯?己髓b定。培訓單位完成培訓內容,應及時組織培訓職工參加鑒定和評價,申領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辦理補貼。補貼申請。培訓單位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向所在地人社部門申報補貼,上報《鎮江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補貼申請表》、《鎮江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培訓補貼使用承諾書》、培訓單位代個人申請補貼協議,提供培訓臺帳資料。審核公示。補貼申請材料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核、數據系統對比,對符合條件的,通過人社官網或政府官網上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由人社部門向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由財政部門按規定將補貼資金直接撥付至培訓單位開設的銀行賬戶。
4.聯系方式
87055832 唐辰晨
(三)企業新型學徒制補貼
1.補貼條件
(1)企業。在新區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繳納各項稅收,無偷稅、騙稅和抗稅行為,具有良好的納稅記錄;與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連續正常繳納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經所在地人社部門認定同意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 (2)學徒。經考核合格并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
2.補貼標準
學徒培訓達到中級工水平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達到高級工水平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5000元;達到技師水平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達到高級技師水平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8000元。補貼標準根據經濟發展、培訓成本、物價指數等情況逐步提高。
3.補貼程序
(1)備案及計劃審核企業在開展學徒培訓前,應到企業所在地人社部門申報備案,人社部門對轄區內申報的企業新型學徒培訓項目進行審核,將符合條件的列入培訓計劃,通過本級人社網站向社會公示后,發文公布當期培訓計劃。 (2)培訓實施培訓組班: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大型企業可以單獨組班;同類中小企業可由行業、企業協會組織聯合成班;工業集中區的小、微企業可由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組織聯合成班。每個班的學徒一般不超過50人。方案制定:企業與培訓機構聯合制定培訓方案、構建課程體系、開發培訓教材,確定培訓總課時、課程課時、培養導師(教師)、課程成績評定辦法等。培訓課時原則上以400課時/年為基準確定,實踐類課程課時數一般不低于總課時數的60%。課程設置:培訓課程基于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工匠精神、法律常識、安全生產規范等方面內容設置。其中,新招用人員培訓課程應涵蓋以上全部內容,轉崗人員培訓課程以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法律常識、安全生產規范等方面內容為主。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可應用“互聯網+”設置線上課程,開發手機APP、微課、職業培訓包等,線上課程課時數原則上不超過理論課總課時數的40%。師資安排。企業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學徒的企業導師,1名企業導師帶徒人數一般不超過6名。培訓機構安排專人負責學徒班組管理,為學徒安排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指導教師。培訓學制。承擔學徒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采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管理。在技工院校參加培訓的學徒累計學分達到《江蘇省技工院校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管理規定》要求的,可獲得技工院校畢業證書。(3)職業技能評價課程考核:每門課程結束后嚴格按照培訓方案規定的課程評定辦法實施考核。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和工作績效考核:由企業根據學徒在培訓期間的實際表現評定。職業技能評價:企業和培訓機構共同組織職業技能綜合考試,考試合格的獲取技能培訓合格證書。對于國家、行業已頒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工種崗位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的培訓工種,由職業技能鑒定機構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評價,評價合格的獲取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4.聯系方式
87055832 唐辰晨
(五)就業技能培訓補貼
1.補貼條件
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下同)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等五類人員(以下簡稱五類人員)。
2.補貼標準
按《2020年鎮江市區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和補貼標準目錄》規定的標準進行補貼
3.補貼程序
(1)開班申報。培訓機構應在開班前10個工作日內,向與其簽約的人社部門就業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就業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開班申請表、培訓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等材料,經批準后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實施培訓。(2)結業考核。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應組織參培人員進行結業考核。職業資格類考核由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組織實施,合格證書類考核由就業管理機構組織實施?己私Y束后,培訓機構應將培訓基礎臺賬歸檔備查,基礎臺賬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考勤記錄、考核成績和集中理論授課全程視頻資料(或參培人員培訓期間每日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打卡記錄)等。(3)補貼申請。個人申請。個人可在取得證書后一年內,向就業管理機構提出補貼申請,申請時須提供身份證、培訓機構開具的收費票據和本人社會保障卡復印件。機構代為申請?己私Y束后,培訓機構應及時向就業管理機構提出培訓補貼申請,并提交《就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表》、《就業技能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代為申請協議和培訓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等材料。培訓機構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作出書面承諾。(4)補貼核撥。就業管理機構對個人或培訓機構的申請予以初審,對不符合補貼條件的,反饋情況并退回材料;對符合補貼條件的,報同級人社、財政部門審批并按規定公示無異議后,將補貼撥付至個人社會保障卡或培訓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4.聯系方式
83170033 吳欣
(六)創業培訓補貼
1.補貼條件
對具有創業意愿和培訓愿望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含畢業前2年的在校大學生)參加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創業培訓、實訓等)并取得合格證書的,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
2.補貼標準
創業培訓標準按照市人社局、市財政局每年公布的《鎮江市區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和補貼標準目錄》
3.補貼程序
(1)開班申報。培訓機構應在開班前10個工作日內,向與其簽約的人社部門就業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就業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開班申請表、培訓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等材料,經批準后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實施培訓。(2)結業考核。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應組織參培人員參加由就業管理機構統一組織的結業考核?己私Y束后,培訓機構應將培訓基礎臺賬歸檔備查,基礎臺賬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考勤記錄、考核成績和集中理論授課全程視頻資料(或參培人員培訓期間每日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打卡記錄)等。(3)補貼申請?己私Y束后,培訓機構應及時向就業管理機構提出培訓補貼申請,并提交《創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創業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集中理論授課全程視頻資料(或參培人員培訓期間每日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打卡記錄)和培訓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等材料。培訓機構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作出書面承諾。(4)補貼核撥。就業管理機構對培訓機構的申請予以初審,對不符合補貼條件的,反饋情況并退回材料;對符合補貼條件的,報同級人社、財政部門審批并按規定公示無異議后,將補貼撥付至培訓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4.聯系方式
87055832 范煒
(七)家政養老服務類培訓補貼
1.補貼條件
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與本市家政養老服務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的從業人員。
2.補貼標準
(1)服務人員培訓入職培訓。指企業組織新入職員工開展以職業道德、安全知識、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和崗位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培訓。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和客戶需求制定培訓計劃、教學方式和考核辦法,其中集中理論教學時間不低于16課時。培訓結束根據考核合格人數,按每人3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技能培訓。指企業或培訓機構(經審核備案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下同)組織在職員工或有意愿從事家政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以家政養老服務綜合技能或單項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培訓結束根據考核合格人數,按同級財政、人社部門發布的《培訓專業(工種)補貼標準目錄》規定的標準,給予企業或培訓機構培訓補貼。(2)管理人員培訓
指創業培訓機構組織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開展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結構、提高盈利能力、拓展商業模式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培訓結束根據考核合格人數,參照創業培訓相關標準給予創業培訓機構補貼。
3.補貼程序
(1)開班申報。企業或培訓機構組織開展培訓的,應在開班前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保險參保地就業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就業管理機構)申報備案,并提交培訓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等材料。企業或培訓機構要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做出承諾,并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實施培訓。(2)結業考核。培訓結束后,企業或培訓機構應組織參培人員進行結業考核。入職培訓由企業根據培訓內容自行命制試題,確定考核方式;技能培訓由企業或培訓機構向職業技能鑒定機構提出申請,由職業技能鑒定機構根據國家職業資格等級標準或單項能力標準進行考核?己私Y束后,企業或培訓機構應將培訓基礎臺賬歸檔備查,基礎臺賬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考勤記錄和考核成績等材料。(3)補貼核撥。培訓結束后,企業或培訓機構應及時向就業管理機構提出培訓補貼申請,并提交《培訓補貼申請表》《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職業資格證書》(單項能力證書)復印件(技能培訓需提供)和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等材料。就業管理機構對上報的材料予以初審,對不符合補貼條件的,反饋情況并退回材料;對符合補貼條件的,報人社、財政部門審批并按規定公示無異議后,將補貼撥付至企業或培訓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4.聯系方式
83170033 吳欣